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(吴侃)一张张海外侨胞与五星红旗的合影、一篇篇书写归国华侨报国之志的征文、一幅幅展现时代变迁的侨界老照片,记录了华侨华人与祖(籍)国同呼吸、共命运的奋斗故事。
由中国侨联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“追梦中华·侨这70年”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17日亮相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,成果展分为“我与五星红旗合个影”“寻找侨界老照片”“侨与新中国”“七十年来家国”网络征文活动和网络参与动态展示五个部分。
中国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万立骏说,展览中的侨界人物、历史照片、网络征文以及侨胞与五星红旗的合影,大多来自于网络征集,真切地抒发了海外中华儿女对祖(籍)国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。
“我与五星红旗合个影”展区贴满了海外侨胞与五星红旗的合影。其中有瑞士侨胞朱爱莲在苏黎世中央火车站前手持五星红旗的留影,照片上写着“洋装虽然穿在身,我心依然是中国心”;有韩国弘益大学的中国学子们手举五星红旗,在操场上摆出了70图案的相片;还有一幅华裔儿童创作的水彩画,画上三个小朋友正在向五星红旗敬礼。
“1953年春节过后,我抱着一腔热血献给祖国的信念,告别了父母家人,独自登上了芝万宜轮....。。”在网络征文展区,84岁印尼归侨陈自强的《一腔热血献祖国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细读。新中国成立后,陈自强与众多印尼华侨青年一起回到了祖国,1957年他考上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,毕业后进入中华造船厂工作,他攻坚克难为造船技术发展作出贡献。“回首往事,我无怨无悔,因为我实现了自己回国时的承诺。”陈自强写道。
在侨界老照片展区中,有一张“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”的旧照,照片中的开发区面积不大,厂房也比较落后。1987年,印尼华商林绍良、林文镜回到家乡福建福清,与当地政府合作,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以“侨”命名的开发区,初建成时只有一平方公里。那时福清还是农业县,完全不具备投资条件。林绍良、林文镜从零开始,修路、建港口、建厂房,为福清的城市发展“开了路”。
观展后,埃及埃中新闻网总编王永鸿说:“看到一件件鲜活的展品,深深体会到了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休戚相关、荣辱与共的情感。”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辑胡海表示,“老一辈华侨华人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典范,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,尽自己所能为中国发展作贡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