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味一位支队长的“练兵之道”

作者:新濠天地发布时间:2019-12-19 10:39

  品味一位支队长的“练兵之道”

品味一位支队长的“练兵之道”

品味一位支队长的“练兵之道”

  上图:武警湖南总队机动支队五中队组织官兵进行极限体能竞赛。

  下图:支队长陈民华组织部队训练。

  张宇驰摄

  初冬的湘北,冷风习习。

  武警湖南总队机动支队训练场,特战二中队指导员朱江站在中队排头,准备参加3000米测试。

  “朱江,我跟你比一比。”没等朱江反应过来,身着体能训练服的陈民华已加入了队伍。

  陈民华是该支队的支队长。对于他的出现,官兵早已习以为常。他几乎每天都在营院走3万多步,演练场、攀登楼处处都有他的身影。他还时常找官兵比一比,随时检验基层训练进度和质量。

  “指导员12分15秒”“支队长12分30秒”。输给自己带的兵,46岁的陈民华却备感自豪。此时,33岁的朱江感慨地说:“我能保持现在的成绩,多亏支队长当年教我的训练法。”

  朱江一番话,把两人的思绪拉回了从前。

  “会训”还得“会吃”,一味猛练、蛮训只会适得其反

  当年,刚当上中队长的陈民华踌躇满志。除了带头练,他还经常给官兵们“加餐”。早中晚一个5公里,就寝前100个俯卧撑、100个仰卧起坐、100个蹲起,周末抽出一天加练体能……然而,半个月下来,官兵个个累得东倒西歪,成绩没见提高,伤病员却增加不少,就连陈民华也在一次应急棍示范动作中,意外栽倒在地。

  陈民华被送到医院检查:肩关节、腰椎已严重劳损……他备受刺激:下了苦功夫练兵,为啥训练效益没提升,还带来不少伤病?

  一个周末,电视转播的田径赛让卧床的陈民华灵光一闪:为什么运动员越练越强,我的兵却越练越差呢?

  出院后,陈民华跑到湖南省体育学院求学问道。这一问,他不禁汗颜:“原来体能训练有这么多讲究,自己眼界太窄了。”

  此后一段日子,陈民华几乎每天跑到体育学院当学生,生理学、营养学、运动学等课程,他统统都不放过。

  “‘巧’不是偷懒,而是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规律。”陈民华咀嚼消化着这些经验和知识,尝试把训法从“苦练”向“巧练”转变。

  方法行不行,实践来检验。朱江,就是陈民华选定的“试验标本”。那时,朱江正为自己训练成绩遇到瓶颈烦恼不已。

  “穿件体能训练服就成。”训练开始的第一天,一身装具的朱江被陈民华的一番话惊到了。不顾朱江瞪大的双眼,陈民华指了指脚边的杠铃说道:“这周,你的任务就是扛这家伙。”

  “把部队拉到操场一通猛跑、死练,不一定能提高成绩,还没准能把官兵练伤。因为跑步是综合课目,对身体有多方面的要求。”从朱江的训练成绩走势图中陈民华得出结论:肺活量、协调性、柔韧性较好,腿部力量偏弱。“杠铃深蹲是增强腿部力量的训练课目,效果比单纯跑步更好。”

  让朱江吃惊的不止这一件事情。第二周,训练课程设置的是长跑,朱江却被告知:“快跑800米,慢走400米。”此外,跑步时间也被固定在下午4点到6点。陈民华还“警告”朱江:“训练按照计划走,严禁私自‘加餐’。”

  “快跑是训练,慢走也是一种训练。”陈民华解释,长时间高强度跑步分泌的乳酸会造成肌肉酸痛、降低训练质效,强行坚持只会增加训练伤。中途穿插慢走,除了能够调节身体负荷、减少乳酸的分泌量,还能够在“快-慢-快”的变换模式中提高乳酸阈,“乳酸阈越高,跑起来越轻松,成绩提高越快”;时间选定在下午4点到6点,则是因为这段时间,人体各项指标处于最佳状态,训练效果事半功倍。

  与此同时,朱江的食谱也有了变化。通常情况下,早餐是燕麦牛奶加鸡蛋、午餐为水煮牛肉加拳头大的米饭、晚餐则以水果和清淡的蔬菜为主。用朱江的话说:“看着挺丰盛,吃得却没味儿。”

  “口感好的伙食,不一定有营养。战斗力不单靠练,还得靠吃。”陈民华发现,现在部队伙食有了明显改善,但依据运动量强弱在及时调节上还不够。在给朱江调配食谱时,他力求做到“根据训练课目不同、身体消耗不同,调配既满足身体消耗又不至于堆积脂肪的食谱”。

  一个多月后,朱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。几次考核,有时提升5秒,有时提升10秒。总队训练标兵比武时,朱江名列总队士兵组第二名。

  朱江秉承“巧”的练兵思维,越练越有劲,他深信,“练兵是门大学问,一味地猛练、蛮训只会适得其反。”